近日,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一起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,判處被告人易某有期徒刑三年八個月,并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。繼續追繳被告人易某的違法所得。
法院審理查明,被告人易某于2003年5月13日注冊成立袁州區城北某商行,企業類型為個體工商戶,注冊經營范圍為預包裝食品兼散裝食品、護膚化妝品、日用品零售。
2003年5月至2012年期間,被告人易某主要經營某品牌公司的產品;2012年至2014年12月期間,主要經營另一品牌公司的產品。從2005年開始,被告人易某在未經有關部門批準的情況下,以資金周轉及囤貨為由向社會公眾集資,承諾以2%-3%的月利率返本付息。同時,被告人易某還要求前來集資的參與人以互相宣傳、口口宣傳的方式告知身邊人,將存款投資至易某處賺取利息。2015年年初,被告人易某因資金鏈斷裂,無法償還被害人的本金及利息,遂離開宜春多年,后經網上追逃被抓獲歸案。
經統計,被告人易某共向被害人黃某、廖某、袁某等47人吸收資金,金額共計人民幣9460165元,已歸還本金1211200元,已支付利息2216585元。
法院審理認為,被告人易某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律規定,在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準的情況下,向社會公眾非法吸收資金9460165元,數額巨大,擾亂金融秩序,其行為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。鑒于被告人易某到案后,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,愿意接受處罰,對其可以從輕處罰。且在案發前,被告人易某以本金和利息形式共歸還3427800元,可酌情從輕處罰。根據被告人易某的犯罪事實、犯罪性質、情節和對社會的危害性,一審法院遂依法作出了上述判決。